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要求企业遵循相关法规,规范生产销售,对原料严格把关,依据标准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我们为您提供法规咨询、产品合规分析、符合性声明开具等服务,助力企业深入理解并严格遵守标准。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行业资讯 法规资料 会议培训 成功案例
最新发布
最新发布 热门发布
上半年检出635批进口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不合格
      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27日上午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半年产品质量和进口服装和食品接触产品质量等情况。上半年全国进口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共检出不合格产品635批,不合格货值2346.2万美元;多数问题集中在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部分产品安全卫生问题突出。   质检总局通报,2014年上半年,全国报检进口餐厨具等食品接触产品货值2.48亿美元,其中检验检疫部门共检出不合格产品635批,不合格货值2346.2万美元。不合格情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多数问题集中在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2014年上半年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接触产品中,标识标签不合格达552批,占不合格总批次的86.9%。不规范的产品标签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正确地使用产品,从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或伤害。  二是部分产品安全卫生问题突出。2014年上半年共检出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83批(安全项目不合格主要表现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有毒有害物质从产品中析出,由于是食品接触产品,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对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存在安全卫生问题的产品,检验检疫部门严格采取退运或销毁等处置措施。  三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非“零风险”,其质量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从2014年上半年检出不合格情况看,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不合格达454批,其中涉及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60批,包括英国“TOMIC”、日本“NISSHIN”、韩国“CUBE”、意大利“sambonet”等国外品牌。  质检总局表示,针对上述检验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对所有发现问题的不合格进口产品进行了处理,并约谈了部分产品的进口商、品牌商或代理商,要求其向我国进口产品时,要严格遵守我国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对于反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质检总局将采取严厉的处置措施。  除此以外,质检总局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保障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一是将继续加强对进口服装和食品接触产品等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通过责任约谈,强化品牌商和进口商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二是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基础,对问题严重和频发的进口消费品实施严格管控措施;三是适时发布风险预警并向社会和消费者公布,切实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
2014年8月27日
“毒包装”拟被欧盟禁用相关企业需关注
有毒包装或被欧盟“清理出局”。近日,欧盟议会通过了有关对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指令》(94/62/EC)的修订案,叫停毒包装可谓“箭在弦上”。   欧盟规定,指令正式实施之后的两年内,将淘汰所有含有超过0.01%的致癌、致畸、有生殖毒性和致内分泌紊乱的物质的“包装”。修订案要求欧盟各成员国,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准,在2017年前减少50%的轻便型塑料袋(厚度为10微米到49微米的塑料袋),在2019年前减少80%的轻便型塑料袋。此外,特别要求在2019年之前将用于包裹水果、蔬菜和糕点糖果等食品的塑料袋替换为纸袋或可降解的袋子。
2014年6月5日
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慎用“纳米技术”
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责令新泽西一家公司停止销售多款塑料食品储存容器,因其含有“纳米银”。该产品宣称所含的纳米银具有抗菌属性,能够抑制霉菌、真菌和细菌生长,减少食品腐坏的几率。据悉,这也是基于纳米技术的食品相关产品首次被美国从市场撤回。
2014年5月15日
专题内容推荐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法规

企业应对拟出口的食品接触材料或制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欧盟法规的要求。企业要查询法规的正面清单,确认成分都在正面清单中后,企业还需确保物质的使用符合法规中的限制要求。

美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美国食品接触材料(FCM)标准明确成分清单、迁移限值及测试方法。我们提供成分合规筛查、FCN申请代办、迁移测试监理及技术文件编制等服务,助力企业适配美国监管要求。

加拿大食品接触材料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要求合成树脂需符合 “正面清单”,所有FCM产品需通过指定检测,标签需标注使用注意事项。​我们可提供协助确认原料是否符合正面清单等服务,助力企业满足日本FCM的标准。

南方共同市场食品接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