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
国家
所有行业:
全部 全球化学品合规 食品接触材料/再生塑料 全球农用化学品合规 消杀产品及设备合规 全球化妆品合规 全球食品合规 药品合规 绿色低碳可持续 EHS与过程安全 检验检测及认证
展开
所有分类:
全部 欧盟EU REACH 欧盟CLP 英国UK REACH 全球GHS 土耳其KKDIK 美国TSCA SVHC 中国危险化学品 危化品准入 EHS合规 TCCSCA/OSHA 新污染物 韩国K-REACH 日本化学物质 印度CMSR 越南化学品 澳大利亚化学品 俄罗斯REACH 欧盟F-GAS 欧盟PCN 欧盟SCIP 瑞士ChemO法规 中国新化学物质 其他化学品法规 韩国MSDS提交及CBI申请服务 加拿大CEPA新物质申报 台湾地区化学品 CAS号码查询/申请 菲律宾化学品法规 新西兰化学品法规 拉美国家化学品合规 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合规 欧盟化妆品 中国化妆品 美国化妆品 全球化妆品 东盟化妆品 牙膏备案 其他化妆品法规 新原料注册备案 化妆品注册备案 日本化妆品合规 INCI名称申请 中国食品接触材料 欧盟食品接触材料 美国食品接触材料 加拿大食品接触材料 美国药包材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 英国食品接触材料 中国药包材 瑞士食品接触材料法规 美国食品接触再生塑料注册 欧盟EFSA食品接触再生塑料注册 印度食品接触材料 EPR注册申请 南方共同市场食品接触材料 德国BfR食品接触材料 中国食品法规 宠物食品 进口食品合规服务 婴幼儿配方乳粉合规 出口食品合规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保健食品合规 美国GRAS认证 暴露限度HBEL 基因毒性杂质 药品CMC研究 中国创新药临床登记 欧盟CEP/ASMF/EDMF登记 特殊基因毒性杂质 美国DMF备案登记 中国农药登记 美国EPA农药登记 欧盟农药登记 英国农药登记 巴西农药登记 越南农药登记 风险评估 QSAR 中国肥料 欧盟肥料 中国农药相同原药登记 美国EPA农药助剂登记 美国EPA农药新活性物质登记 欧盟原药等同性评估 中国新农药登记 加拿大PMRA农药登记 中国消毒产品 美国EPA消毒产品 美国FDA消毒产品 欧盟消毒产品 韩国消毒产品 英国消毒产品 美国EPA消毒设备登记 欧盟碳关税法规(CBAM) 双碳 碳中和 碳达峰 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产品碳足迹/碳标签 企业碳核算/碳盘查 活动/会议碳中和 CCER减排项目开发 CDP问卷 EcoVadis评级 绿色产品认证 绿色设计产品申请 低碳产品认证 ESG(环境、社会与治理) GreenScreen认证™ ChemFORWARD化学评估 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 危险货物运输 印度BIS认证
展开
食药监总局: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不得少于2年
      国新办今日就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大事中事后监管举措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局长毛振宾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行政执法机关做出的食品药品处罚决定或处罚决定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必须予以公开,并且公开的期限不少于2年。  毛振宾表示,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特别是“全国商打办”规定,行政处罚的信息必须6月1号来公开,食药监总局2014年8月专门出台了食品药品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的实施细则,细则将进一步促进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依法行政,对规范执法程序,正视违法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和引导社会监督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3日
网传进口水果标签数字暗藏玄机 宁波实地调查真相
美国红蛇果、越南火龙果、新西兰奇异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涌入宁波,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消费品。而最近一些朋友圈里疯转的一则微信,却让不少市民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了这些进口水果上标贴的小标签。 “这则微信中说,进口水果标签上那串数字暗藏玄机,说‘8’开头的是转基因进口水果,‘9’开头的是有机进口水果,是不是真的?”昨天,市民杨先生找到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记者特地进行了调查。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3日
灵芝孢子粉不能用来做普通食品
近期,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噱头的月饼等普通食品在网上热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通知称,破壁灵芝孢子粉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尚无足够的科学依据,食品生产企业不得使用破壁灵芝孢子粉作为原料生产加工普通食品 通知称,《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破壁灵芝孢子粉有关问题的复函》已明确,灵芝孢子粉缺乏长期食用历史且已作为药物使用,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尚无足够的科学依据。因此,破壁灵芝孢子粉不宜作为普通食品原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告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使用破壁灵芝孢子粉作为原料生产加工普通食品,不得经营含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普通食品。如发现企业存在上述行为,应要求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理。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2日
人大代表建议建立一支食品安全警察队伍
近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分组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时,一些常委委员和代表建议在公安机关中,设立一支专业专职的食品安全侦查队伍。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符之冠说,现在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时,有很多案件是要移交公安机关的,但是移交过程衔接上有比较大的问题。很多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可以提前介入的话,对案件的查处和取证是非常有利的。食品案件的查处有两点是非常关键的,即专业、专职。希望在公安机关中,设立一支专业专职的食品安全侦查队伍。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对违法者罚多少钱也不如追究其刑事责任。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2日
上海福喜将执行员工遣散计划 涉及340人
      新华网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周琳、周蕊)福喜(OSI)中国22日宣布,将针对上海 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执行员工遣散计划,此计划已通过当地政府和工会审批,涉及上海福喜员工340名。   福喜中国声明称,已通知计划被遣散员工,并已为其提供安置备选方案。此次遣散员工总数共计340名,其中226名员工为上海福喜直接雇用,114名为外包合同员工。公司正在与有关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保证所付遣散费既符合有关法律,也与公司政策保持一致。  据介绍,自今年7月21日起,这些员工中大部分人已开始带薪休假。  声明还称,政府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目前工厂近期内不太可能会恢复生产。公司目前留任一小部分员工以协助仍在进行中的政府调查。因此,上海福喜当前不能完全关闭。  福喜中国方表示,除了遣散补助,还将与有关政府部门紧密合作,为被遣散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求职技能培训等支持。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2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举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班
  2014年9月16~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北京组织举办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监管培训班,滕佳材副局长出席培训班并讲话。本次培训班旨在加快提升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施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交流各地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监管工作思路和做法,分别从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的监管职责和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读、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状况及农产品准出制度、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我国食用农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隐患及常见的快速检测技术等五个方面对学员进行了培训。   滕佳材指出,食用农产品不仅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同时也是食品生产加工和餐饮消费的主要原料,是食品生产消费链条的初端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的监管职责划转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既是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充分信任,各地要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将培训班中的所学所得与实际监管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有力有序地开展本地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1日
所有食品都应强化“转基因标识”管理
      日前,一则关于多名律师针对市场上转基因食用油普遍存在标识不清的问题,向全国多个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商家“欺诈”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大昉去年曾表示“国内大部分人都已吃过转基因食物”。很显然,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目前存在很大争议,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特意去吃转基因食物,而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吃了。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很多涉及转基因的食品标识不清甚至没有标识;其次是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粗心大意。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1日
进口食品挑选要诀
一看中文标签。按照有关规定,进口食品标签必须注明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二看卫生证书。市民在选择进口产品时,可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经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核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证书内容包括品名、品牌、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到货地点、到货日期、启运地、卸毕日期、运输工具、检验日期以及对产品质量和中文标签的检验结果等内容。可以说该证书就像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洋货。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0日
查获271吨不合格进口乳品 1/4来自意大利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我国今年7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的信息。据悉,在424批进境不合格食品中,有14批次乳制品被检不合格,共涉及32.5吨乳制品。主要不合格原因为霉菌超标,违规添加以及报检资料不合格等。在国产乳制品出现问题之后,进口乳制品备受追捧,然而,洋乳品屡屡被国家质检总局揭短,表明海外乳制品并不像人们所盲目相信的那样安全与可靠。 1/4不合格乳制品来自意大利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20日
杭州心聚心婴幼儿食品卫生证书疑造假
      心聚心出售的伪造卫生证书的“小馒头”已全部下架。   包装上印着“台湾全贺”以及生产商在台北的地址,产品说明也都用繁体字标出,但是却没有标注内地经销商,也没有生产日期,再查下去,发现连销售商提供的卫生证书也是变造的。
食品法规新闻
2014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