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发布关于征求2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就涉及到《巴氏杀菌乳》的国标修订。
现行巴氏杀菌乳国家标准(GB 19645—2010)发布至今已经有10余年,终于开始征求修订意见了!为了帮助相关企业及时掌握相应变化,瑞欧科技梳理修订4项重点内容并做出解读,供大家参考。
乳来源更加丰富
删除现行标准定义中的“牛羊”乳限制,扩展乳来源,纳入水牛、牦牛、骆驼、马、驴等特色奶畜乳。
修订前 | 修订后 |
巴氏杀菌乳 pasteurized milk 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 | 巴氏杀菌乳仅以单一品种生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见附录A)等生产工艺制得的液体产品。 |
瑞欧解读: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地方特色奶畜种类正式进入日常消费者的生活,并被一些行业和地方标准采纳。
为了维护行业秩序,并与正在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保持一致,针对“巴氏杀菌乳”的定义,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
将原料“生牛(羊)乳”修改为“单一品种生乳”,取消了对牛羊乳的限制,将水牛乳、牦牛乳、骆驼乳、驴乳和马乳等特色奶畜乳纳入其中。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消费者将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和更多样化的产品体验;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拓展更多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降低对单一品种的依赖,分散风险,无疑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
指标更具针对性
针对特色奶畜乳细化蛋白质、脂肪等理化指标。
瑞欧解读:
特色奶畜乳中的脂肪、蛋白质等含量要求与牛乳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标准正是考虑这一点,将牛乳与其他乳(水牛乳、牦牛乳、骆驼乳、马乳、驴乳)的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进行区分。
指标的明确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速淘汰低端产品,进一步推动乳品的高质量发展。
调严鲜牛乳的菌落总数指标
菌落总数可接受水平限量值调严10倍,从50000变为5000。
瑞欧解读:
鲜乳的菌落总数采用三级采用方案,设有 n、c、m、M 值;
其中,n为同一批次产品采样件数,c为最大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微生物可接受水平限量值,M为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修订前n=5,c=2,m=50000,M=100000,指的是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检验结果均小于等于m值 50000,这种情况允许。
若≤2个样品结果在m和M之间,也允许。
若3个样品结果在m和M之间,则不允许,任一超过M值,也不允许。
意见稿修订牛乳为n=5,c=2,m=5000,M=25000,减低了m值和M值,即对于鲜牛乳的菌落总数将更加严苛。
目前,鲜牛乳消费量逐年攀升,乳品微生物控制是保证产品新鲜度的关键能力,也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基本底线。
新增巴氏杀菌及其他等效热加工方式要求
明确杀菌温度和时间、规定加工方式等效评价要求:避免以高温杀菌乳冒充鲜乳。
瑞欧解读:
液体乳市场凭借高速增长的势头带来高昂的利益,然而部分企业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产品质量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有些产品宣称巴氏杀菌乳,实际上却是灭菌乳;有些虽然使用灭菌乳外包装,实则内料却并非灭菌乳……
为了有效区分产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鲜乳的加工温度和时间,并引入了糠氨酸作为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复原乳的鉴定指标。
研究表明,糠氨酸在生乳中含量极微,是牛乳加热过程中的副产物。
因此,糠氨酸成为了科学区分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可靠指标,对规范乳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这一指标,确保产品做到货真价实、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乳品市场增添了一道安全保障。
标准的更新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次意见稿在提升鲜乳质量和安全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国内液体乳行业高发展指明一条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并行的道路。
目前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征求将于2024年2月10日截止,若企业有相关意见可尽快提交。
相关阅读:
转基因食品更新解读:标识方法、非转基因标识、强制标识目录及转基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