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剂量(Threshold Dose)是指外源化学物质引发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最轻微异常变化所需的最低剂量或浓度。简而言之,阈剂量标志着“有害效应开始出现”的起点。在该剂量以下,群体中一般不会观察到可区别于对照的异常;而达到或超过该剂量,则可能有个别敏感个体开始出现轻微效应。
阈剂量在毒理学中往往对应于最低可见反应剂量(LOEL)或最低可见不良反应剂量(LOAEL)。
PDE评估时,如果某毒性终点缺乏NOAEL/NOEL值,评估者可取相应的LOAEL/LOEL作为起始点。
需要注意的是,“阈剂量”侧重于效应出现与否的临界点,对应于有阈值毒性(如多数器官毒性)的物质。对于无阈值毒性效应(如某些基因毒性致癌物)或无可靠阈值证据的毒性效应,其毒性效应一般认为具有线性特征,理论上任何微小剂量都有风险,没有明确的安全阈剂量,这类情况通常不适用PDE公式法评估。
评估人员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各重要毒性终点的阈剂量,并据此选择PoD用于PDE计算。
例如,在一个长期毒性试验中观察到某毒性指标(toxicity endpoint)在 10 mg/kg/day 出现轻微改变而在 5 mg/kg/day 毫无变化,那么可认为 5 mg/kg/day 是无效应水平而 10 mg/kg/day 是该效应的阈剂量;若将 10 mg/kg/day 视为 LOAEL,则阈剂量即为 10 mg/kg/day。
总之,准确把握阈剂量有助于识别最敏感的效应剂量点,并为后续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品合规
化妆品合规
检验检测
安全管理智能化
绿色低碳可持续
药品合规
食品合规
食品接触材料/再生塑料
中国农药登记
境外农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