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7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的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食品信息的通报。
本次通报共涉及476批次未准入境食品,未能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不合格原因整体统计
瑞欧科技将所有不合格原因归纳为七大类别。统计结果显示,“资质与文件问题”和“食品添加剂超标或违规使用”是导致食品未能入境的两大首要原因,两者合计占比超过50%。
各类不合格问题具体分析
1. 资质与文件问题(129批次)
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注册问题:如比利时产的多款运动营养品因生产企业注册问题被拒。
产品未获准入/未注册:多批次冷冻梭子蟹、去壳扁桃仁、椰子花糖等产品因此原因被拒。
货证不符:涉及日本的发酵大豆粉固体饮料、冰鲜豹纹鳃棘鲈、冷冻墨鱼等。
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多批次来自日本的清酒和来自美国的啤酒、滴液饮品等存在此问题。
2. 添加剂超标或违规使用(122批次)
三氯蔗糖:多批次的蛋白棒因三氯蔗糖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而被拒绝入境。
亚硒酸钠:三批次的混合果汁饮品因此问题被拒。
硫酸铝钾/铵(又名钾明矾/铵明矾):两批次燕窝产品因此超标。
其他添加剂:还涉及番茄红素、核黄素、姜黄、咖啡因、维生素B6、食用香精以及丙酸睾酮(在冷冻猪肉产品中频繁出现)等。
3. 标签不合格(59批次)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涉及几乎所有种类的食品。
多批次来自马来西亚的植物基仿制肉产品、俄罗斯的蜂蜜以及坦桑尼亚的腰果仁等都存在标签问题。
4. 检出药物残留/动物疫病(59批次)
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肉类和水产品中。
动物疫病:多批次来自厄瓜多尔的冻南美白对虾、冻带头带壳黑虎虾以及澳大利亚的桉树蜂蜜被检出动物疫病。
药物残留:大量来自美国和西班牙的冷冻猪肉、禽肉产品被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或丙酸睾酮不符合规定。来自乌克兰的冷冻牛肉检出土霉素超标。
5. 品质与感官问题(40批次)
污秽腐败:多批次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冻海鳗、冻黄姑鱼等水产品存在此问题。
感官检验不合格:美国产的冷冻鸡爪、冷冻熟鸡爪以及巴西产的冷冻鸡爪等均有涉及。
6. 微生物污染
这类问题在水产品、乳制品和果汁饮料中较为常见。
菌落总数:大量来自越南的木薯淀粉以及部分中国台湾的芒果蜜饯和韩国的威化饼干因此超标。
霉菌和酵母:越南产的冷冻西番莲原汁和菲律宾产的生榨椰肉汁等产品存在此问题。
大肠菌群:越南产的冷冻椰子水和木薯淀粉被检出此项不合格。
沙门氏菌:越南产的生榨椰肉汁检出沙门氏菌。
重点案例深度分析:蛋白棒三氯蔗糖问题
本次通报中有16个批次的蛋白棒因“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被拒,瑞欧科技对此进行深度分析。
1. 产品分类与标准适用分析
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类型分析:该产品的HS编码为1806900000,CIQ名称为“其他巧克力及含可可的食品”,属于“巧克力制品”可能性较大。
产品特征研判:从产品外观及名称来看,该蛋白棒表层包裹有巧克力涂层。根据《GB 9678.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若产品中巧克力含量大于等于25%,则应归类为“巧克力制品”。
不合格原因溯源:根据《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三氯蔗糖作为甜味剂,可用于糖果、焙烤食品等类别,但暂未被批准用于“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类别。因此,若该产品被界定为巧克力制品,则添加三氯蔗糖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若非法生产经营,将面临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处罚。
2. 针对此案例的合规路径建议
路径一:若产品巧克力含量大于等于25%,则应严格按照巧克力制品的法规要求进行生产,规范使用该类别下允许的食品添加剂。
路径二:若产品巧克力含量低于25%,且内部以饼干为主要成分,可将产品属性定义为“饼干”。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标示其真实属性名称“饼干”,并在完成“饼干”类别的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后,方可合规进口。
路径三:若产品巧克力含量低于25%,且内部以糖果为主要成分,可将产品属性定义为“糖果”。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标示其真实属性名称“糖果”,并在完成“糖果”类别的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后,方可合规进口。
综合性合规建议
为确保食品顺利通关,瑞欧科技对进出口商提出以下综合性建议:
深入了解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务必全面了解并掌握中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微生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重金属限量等相关国家标准。应将这些标准明确告知并要求出口方严格遵守。
严格审核境外生产企业资质:在签订合同前,务必核实生产企业是否已在中国海关总署(GACC)注册并获得相应的准入资格。对于高风险产品(如肉类、乳制品、水产品),尤其需要确认其注册信息真实有效。
加强产品合规及标签审核:加强产品合规审核,尤其食品添加剂的合规判定,并确保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内容真实、准确,并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标签标识标准的要求。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原产国或地区、生产商名称、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必须确保运输过程符合要求:对于冷链食品,确保从出厂到运输、仓储的全过程温度控制符合标准,防止产品在途中发生解冻、腐败变质。
必须密切关注官方预警信息:密切关注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未准入境食品信息通报及相关风险预警,避免从已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或地区进口相关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