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决定发布后,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整理了上海、广东和香港三地的禁限塑政策及其实施现状,供企业参考与应对。
上海十六大绿色决定
2024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提出明确要求。此次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相关法律性问题决定,将充分发挥法治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5年7月31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将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决定》作为本市生态文明领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统领性文件,共十条,其中第八条明确提出“依法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上海此次《决定》重申的禁塑限塑要求依然是基于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上海持续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正常政策延续,但作为通过上海市人大出台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一经出台依然掀起了新一轮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禁限塑的广泛讨论。
上海、广东、香港三地禁限塑政策比较
上海市
《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发改规范〔2020〕20号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2025年7月31日通过)
2.实施时间
根据《意见》,分阶段实施:
2020年9月1日起禁止部分产品;
2021年1月1日起扩展;2023年1月1日起进一步限制;
到2025年底完成集贸市场等禁限目标。
《决定》2025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
3.禁止/限制产品
根据《意见》,禁止生产、销售:
厚度<0.025mm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0.01mm聚乙烯农用地膜、以医疗废物为原料的塑料制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
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分阶段)。
到2025年底:地级以上和沿海城市县城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地级以上餐饮外卖不可降解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
重点针对餐饮、商超等领域的一次性塑料。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品。
4.处罚机制
责令改正,处1万元至10万元罚款(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特殊规定
强调法律义务,倒逼餐具回收体系升级。 针对中餐、奶茶等高废弃领域。与国家“限塑令”结合,推广生物降解塑料。
广东省
1.主要依据
《广东省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2020年版)》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粤发改规〔2020〕8号)
2.实施时间
根据《意见》,分阶段实施:
2020年9月1日起禁止部分产品;
2021年1月1日起扩展;2023年1月1日起进一步限制;
到2025年底完成集贸市场等禁限目标。
3.禁止/限制产品
根据《意见》,禁止生产、销售:
厚度<0.025mm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0.01mm聚乙烯农用地膜、以医疗废物为原料的塑料制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
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分阶段)。
到2025年底:地级以上和沿海城市县城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地级以上餐饮外卖不可降解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
其他:废塑料进口禁令、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
4.处罚机制
未在结果中明确本地罚款,但参照国家法(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可处1万元至10万元罚款;重点通过目录管理和监督执行。
5.特殊规定
覆盖邮政快递、电商等领域,到2022年底先行禁限。广州等城市有本地细化(如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注重废塑料回收利用禁令。
香港
1.主要依据
《2023年产品环保责任(修订)条例》(2023年10月通过)
2.实施时间
第一阶段:2024年4月22日起实施,6个月适应期后(2024年10月22日起)严格执行;
第二阶段日期未定(将扩展更多产品)
3.禁止/限制产品
第一阶段禁止销售/提供:即弃胶餐具(如发泡塑胶餐盒、塑料吸管、叉、刀、勺、搅拌棒);塑胶棉花棒、塑料伞袋、荧光棒等。堂食全面禁止所有即弃胶餐具;外卖禁止发泡胶餐具和部分即弃胶餐具。酒店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如牙刷、梳子等),但可付费销售
第二阶段将扩展到胶杯、胶碗、胶饭盒等。
4.处罚机制
最高罚款10万港币(约8万元人民币);适应期内以提醒为主,期后严格执法。
5.特殊规定
分阶段推进,首阶段重点餐饮和零售。环保署提供指导和替代品建议。部分豁免(如预包装食品的塑料盖),鼓励自带餐具。酒店/餐饮可付费提供部分用品。
香港管制即弃塑胶制品项目一览(2024年4月22日实施)
给企业的建议
回顾2020年国家发改委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设定了塑料制品禁止与限制使用的阶段性目标,包括:“到2025年底,相关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及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目前,上海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仍以该《意见》为重要依据,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此趋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省市跟进出台地方性法规与配套政策。在此背景下,建议相关企业密切关注地方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加快推进绿色包装替代方案的落地实施,切实履行包装材料合规使用的主体责任。
相关阅读:
解析|可降解塑料是什么?用作食品接触材料的可降解塑料需符合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