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韩国再生塑料新规落地倒计时!提醒食品包装企业关注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2025年10月17日

全球对塑料可持续性的关注正在推动各国法规不断演进。近日,亚洲两大主要经济体——韩国与日本相继发布了针对再生塑料的重要法规更新。

韩国:强制性要求,明确rPET回收目标和认证要求

韩国环境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于2025年9月16日宣布,将修订《资源回收法案执行令》中对PET饮料瓶中的再生料含量提出强制性要求,并于2026年初起正式实施。

法案为再生塑料的使用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

  • 第一阶段:2026年1月1日起,对于年产量或灌装量超过5000吨的无色PET瓶装水和无酒精饮料生产商,必须使用至少10%的再生PET(rPET);

  • 第二阶段:到2030年,门槛将降低至年产量或灌装量超过1000吨的生产商,其rPET使用比例需提高到30%。

法规特别关注了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的风险,这是再生塑料用于食品接触领域的核心安全挑战。为此,韩国新规设计了回收流程+材料认证的“双重认证”体系。这样既保证了回收工艺的去污有效性,也通过迁移等方式充分评估了回收材料的化学安全性。

这一模式为rPET在食品包装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支撑,同时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本:激励性认证,聚焦易回收设计

与韩国的强制性规定不同,日本经济产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在2025年7月24日发布了基于《塑料资源回收促进法》的设计认证标准,采取的是一种以激励为主的自愿性认证体系。

根据该标准,从2026年1月24日起,对于无色PET饮料瓶,满足以下核心要求即可申请认证:

  • 再生料含量:rPET含量至少达到15%。

  • 回收友好设计:瓶身必须完全由PET制成,瓶盖和标签不含PVC,并且标签易于在回收过程中剥离。

获得认证的产品将被纳入日本《绿色采购法》的优先采购清单,从而在政府采购中获得竞争优势。

日本的策略充分体现了“为回收而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的先进理念。通过从产品设计的源头入手,最大化材料的回收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回收效率和rPET的纯度。

结语

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再生塑料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比例已成为主流政策方向,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企业,瑞欧科技建议:密切关注全球法规动态,尤其是主要出口市场的要求,提前进行供应链评估和技术储备。

同时,借鉴“为回收而设计”的理念,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将包装的可回收性纳入考量,以适应未来更严格的法规要求。

相关阅读:

日本发布PET软饮料瓶设计新规:材料、重量与再生塑料新要求

韩国加强塑料瓶再生塑料使用要求,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正面清单即将更新,生产与销售合成树脂厂商需重点关注!

关注“FCM合规24小时”
为您提供全球食品接触材料、再生塑料及可降解材料等最新资讯和专业技术支持,护航企业全球化发展!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美国再生塑料最新政策汇总:再生含量将与罚款挂钩,提醒塑料企业关注
日本发布PET软饮料瓶设计新规:材料、重量与再生塑料新要求
纸餐具、塑料一次性餐具将出台新国家标准,提醒食品接触材料企业关注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FCM)新规全面实施倒计时!附官方细则公布
欧盟新修订的《食品接触再生塑料》下再生技术和再生工艺合规重点解析
欧美拟加强对聚氯乙烯(PVC)的限制及监管,提醒塑料企业重点关注!
德国BfR发布食品包装中残留矿物油意见,提醒相关企业重点关注!
日本拟修订器具、容器和包装相关标准,提醒食品接触材料企业重点关注
韩国加强塑料瓶再生塑料使用要求,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
我国塑料食品包装出口欧洲将面临新挑战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日本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日本食品接触正面清单指引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