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院撤销二氧化钛致癌标签,化工、化妆品等行业监管松绑?

欧盟EU REACH 欧盟CLP 其他化学品法规 全球化妆品
2025年8月12日

2025年8月1日,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ECJ)作出里程碑式判决,维持欧盟普通法院此前关于撤销特定粉末状二氧化钛(TiO₂)致癌物分类的裁决。该终审结果对欧盟化学品监管框架及行业合规实践影响深远。

欧洲撤销二氧化钛致癌物分类

事件背景

01 从法国提案到欧盟分类

2016年,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及劳动卫生安全局(ANSES)首次提议将二氧化钛列为吸入性致癌物。随后,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的风险评估委员会(RAC)支持了这一观点。

基于此,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通过法规,将含有1%或以上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颗粒的粉末形式二氧化钛,归类为“可疑人类致癌物”(致癌物类别2),并要求产品附带“H351(吸入)”的危害声明标签。

02 业界反弹与普通法院的初步胜利

此分类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二氧化钛制造商、进口商和下游用户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举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并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2022年11月23日,欧盟普通法院做出关键裁决,推翻了欧盟委员会的分类决定。法院指出,欧盟委员会在评估其分类所依据的科学研究时存在“明显错误”,并且未能提供充分的理由。

此外,欧盟普通法院还强调,该分类未能遵守欧盟CLP法规中关于危险性必须是物质“内在属性”的关键原则。

欧洲法院的最终裁决

欧盟委员会和法国政府随后就欧盟普通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在2025年8月1日的最终判决中,欧洲法院驳回了上诉请求,坚定地支持了欧盟普通法院的裁决。其判决核心在于:

01 确认“明显错误”

欧洲法院同意欧盟普通法院的观点,即欧盟委员会在评估科学证据时未能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从而犯了“明显错误”。

法院强调,委员会在进行如此重要的分类时,有责任对所有科学证据进行全面且可靠的评估。

02 重申“内在属性”原则

欧洲法院进一步确认,欧盟普通法院关于二氧化钛分类未能满足“内在属性”原则的论点是有效的。

法院认为,如果一种物质的危险性仅与其特定物理状态(如粉末形式)相关,而非其固有的化学属性,则不应被视为其“内在属性”。

这一原则的坚持,划清了物质固有危险性与特定暴露条件风险之间的界限。

判决的深远影响

这一最终裁决对多个行业,包括化工、涂料、食品、玩具、药品和化妆品等,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意味着含有特定颗粒大小的二氧化钛粉末产品,将不再需要强制性地贴上致癌物标签,从而减轻了相关企业的合规、运营和宣传成本。

更重要的是,此项裁决为未来欧盟的化学品监管树立了重要先例。它明确要求,即使在科学存在不确定性时,监管机构的决策也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透明的理由,并能够经受住严格的司法审查。

然而,业界仍需保持警惕。虽然取消了当前的致癌物分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氧化钛可以毫无限制地安全使用。

企业仍需根据欧盟REACH等现有法规框架持续评估健康风险。如若未来出现新的、更有力的科学证据,法国或ECHA仍有可能重新提出分类建议。

因此,瑞欧科技建议相关专业人士应持续关注未来的科学评估和监管动态。

相关阅读:

欧洲撤销二氧化钛致癌性分类这事,或将迎来反转!

欧洲法院正式废除二氧化钛致癌性分类决定,争议终于落幕?

最新!欧盟REACH注册费或将上调19.5%,提案进入关键审议阶段

欧盟REACH风险管控核心:CLH、SVHC、授权、限制4大合规要点解析

欧盟CLP法规2025重大修订解读:数字标签新规与企业应对策略

关注 “瑞欧科技”
为您提供行业最新动态,解析市场发展趋势,共享优质免费资源,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欧洲撤销二氧化钛致癌性分类这事,或将迎来反转!
欧洲法院正式废除二氧化钛致癌性分类决定,争议终于落幕?
钛白粉、涂料、化妆品等企业注意!二氧化钛被欧盟定为疑似致癌物
欧洲法院肯定ECHA针对物质的PBT评估方式
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公布,事关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
绿色低碳首次写入国家法典,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即将面临转型大考
欧洲法院驳回Hitachi和Polynt公司对REACH法规SVHC清单的上诉
ECHA就二溴新戊二醇等六个物质的统一分类和标签提案发布公众咨询
ECHA就1,3-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等四个物质的统一分类和标签(CLH)提案发布公众咨询
ECHA就羟基二氯二苯醚统一分类标签提案发布公众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