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国民安全并合理化产业负担,韩国环境部于2024年2月6日发布的《韩国化学物质注册与评估法案》(K-REACH)修订案中,提出将有毒物质管理体系根据有害性细分为“人体急性有害物质、人体慢性有害物质、生态有害物质”(以下简称“人体等有害物质”)三类,并实施差异化管理。该修订将于2025年8月7日正式实行。
有毒物质细分定义与判定基准
随着实施日期临近,韩国化学物质安全院在7月8日的最新有毒物质指定公示中,首次采用新类型用词,并公布了当前被指定为人体等有害物质的详细目录。
欢迎关注下方瑞欧科技公众号,回复 有毒物质 查看完整表格
混合物管理变化
混合物中同一物质含量不同,可能导致该混合物归属不同的有害类别。
目录详细列出了混合物中各物质达到不同有害类别所对应的含量标准。
硝基苯(Nitrobenzene, CAS No.98-95-3)在旧标准下,混合物含量≥0.3%即视为有毒物质。新规下:
含量≥0.3%:混合物视为具有人体慢性有害性。
含量≥25%:混合物同时视为具有人体急性有害性。
实施时间节点
除苯(CAS No.71-43-2)的特定情况外,附表中所有物质的指定类别应用均于2025年8月7日起正式实行。
苯含量在0.1%~1%的混合物,其有害类别指定及实行日为2027年8月7日。
企业合规义务
根据K-REACH第29条,转让已完成注册/申报的物质、注册缓冲期内有害物质(含原“有毒物质”即现“人体等有害性物质”)、有害性未确认物质的企业,必须向受让方提供物质安全信息资料(25号文件、26号文件、MSDS等)。
因本次物质指定类别变化,企业传递的安全信息相关内容也需更新。
企业须在2026年7月1日之前,将更新后的物质安全信息资料提供给受让方。
写在最后
本次改革使企业能够掌握更精确的物质有害类别信息,进行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并有助于通过差异化管理提升市场反应能力,更灵活地应对客户要求和法规检查。
相关阅读:
韩国K-REACH注册申报最新解读:2025年新规变化与企业应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