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法典》)经由中国人大网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将于6月13日截止。
作为中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将是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立法。《法典》包含总则、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五编,共计1188个条款,约16万字。
《生态环境法典》一旦实施,现行的环保法、环评法、海环法和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等污染防治法,以及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十部法律将同时废止。
《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12号)作为一项部令,一直缺少上位法的支撑,其违规的罚则也因此颇受限制,导致不少企业始终抱有侥幸心理,对于新化学物质的合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次《法典》对于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也作出了正式规定,以下是法条原文:
上述两个条文高度概括了生产、进口和使用新物质的源头都应当是“有证可依”的,任何“应报未报、应落未落”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配套的罚则也将罚款金额大幅度提高,最高可达200万元,并可能被责令停业、关闭!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出席发布会,介绍生态环境法治相关工作进展。
会上“答记者问”环节中,赵司长对于大众关切的《法典》的诸多问题都给出了细致回答,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法典颁布后,生态环境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例如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生态环境部将抓紧研究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草案建议稿,按程序报送国务院,并积极配合做好后续的立法程序。
可以预见,《法典》的发布和实施将极大程度的改变和支撑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立法。瑞欧科技将持续关注立法进展,为企业及时提供相关资讯。
相关阅读:
喜报!瑞欧科技助力企业成功获批12号令“新用途环境管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