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作为现代生活重要基础材料,其产销量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呈指数级攀升。这一材料在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同时,因其分子结构稳定性导致的降解难题,已形成全球性环境危机。
据统计,全球每年逾千万吨塑料废弃物通过不当处置进入自然环境,造成土壤功能退化、水体生态污染及生物链健康风险。在此背景下,构建塑料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源头减量、高效回收与资源化再生技术应用,已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共性课题。
塑料再生领域的法规与要求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塑料再生的法规和标准,旨在规范塑料回收、再生过程,并鼓励再生材料的应用。
欧盟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为塑料包装设定了明确的再生含量目标。
例如,对于一次性塑料饮料瓶,到2030年,其再生含量需至少达到30%;到2040年,该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至65%。这些目标旨在显著提升包装中再生塑料的使用量,推动塑料包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多个欧盟成员国已推出再生塑料减税政策,以激励企业增加再生塑料的使用。
例如,比利时规定,若商业和工业包装中再生塑料含量达到30%以上,企业在申报相关环保费用时可享受每吨50欧元的减免优惠;西班牙则明确,包装中再生塑料的部分可以免征塑料税。
美国:
2022年,新泽西州通过了SB 2515法案,要求从2024年起对多种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塑料容器、塑料饮料容器、玻璃容器、纸质和塑料手提袋以及塑料垃圾袋)实施再生含量最低要求。
对于新泽西州的塑料制造商而言,从2024年起,塑料饮料容器的再生含量应至少达到15%。此后,每3年提高5%,至2045年达到50%(采用热灌装工艺的饮料瓶子除外,其消费后再生的含量目标设置为30%)。
加利福尼亚州在2020年批准的AB 793法案中规定,从2022年1月1日起,塑料饮料容器应包含不少于15%的消费后再生塑料;到2025年,这一比例需提升至25%;到2030年,进一步提高至50%。
中国:
2021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强调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
此外,国务院总理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行业认证:提升塑料再生价值的关键
除了政府法规的推动,塑料行业也在积极完善自身的再生标准体系,涌现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证体系。塑料再生认证不仅可以为再生材料提供了权威的可信背书,更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其中,GRS(Global Recycled Standard)和RCS(Recycled Claim Standard)认证是全球广泛认可的再生材料认证标准,适用于不同再生材料含量的产品。
GRS认证适用于再生材料含量≥20%的产品,涵盖社会责任、环境管理和化学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此外,GRS认证还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从再生阶段开始,到最终的B2B交易的卖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生产商、贸易商和品牌商)都必须经过认证,从而确保再生材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RCS认证的要求相对来说较低,适用于再生材料含量≥5%的产品,主要关注再生材料的含量和供应链追溯。
此外,企业若满足相应的再生含量要求,可在产品上使用认证标签,这不仅能彰显产品的环保属性,还能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写在最后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消费者对环保产品需求的显著增加,塑料再生利用已成为塑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在此背景下,再生塑料标准和认证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GRS/RCS认证为塑料再生产品提供了一套权威且透明的规范框架。企业通过获取这些认证,不仅可以向市场明确展示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还能有效提升品牌的社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这些认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再生材料的含量和可追溯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期望,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作为一家专业的可持续认证咨询公司,瑞欧科技能够为企业提供GRS/RCS认证的一站式服务,从前期咨询、申请提交、审厂协助到最终取得证书,全程精准把控,助力企业高效、顺利通过认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