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如何助力石油化工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与发展路径分析

ESG(环境、社会与治理)
2025年9月23日

近日,第17届全球化学品法规年度论坛CRAC China 2025正式闭幕。会议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主管崔智博女士发表了以《ESG助力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题的精彩演讲。

本文将基于演讲内容,深入探讨石油化工行业正如何利用ESG这一重要工具,开创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的可持续之路。

崔智博:ESG助力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起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与ESG在中国的兴起

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核心,为应对贫困、气候变化及不平等这类全球性挑战确立了共同议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在此背景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框架已成为关键工具,能够将宏观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企业实践和透明的报告机制。ESG为监管机构、投资者及公众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财务指标的标准化评估维度,用以衡量公司的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公司治理架构。

ESG生态系统主要由四方参与:监管机构、评级机构、投资机构和企业本身。

ESG生态系统参与组成

在中国,该生态系统正加速成熟。据《202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评价报告》,发布社会责任或ESG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已超1400家,其中石油化工行业贡献超500份报告,这彰显了企业在透明度与责任意识上的重大转变。

这一趋势已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日益成为投资策略的关键要素,有助于提升品牌声誉,并推动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趋于一致。

监管格局:推动ESG融合的顶层设计

中国ESG发展的显著特征在于政府与监管机构强有力的“自上而下”推动。当前,我国已形成清晰的政策路径,致力于将ESG原则深度融入国家经济与企业框架的核心。

自2022年起,国务院国资委、中共中央、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等机构陆续发布一系列关键政策文件,从推动央企ESG报告全覆盖到出台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逐步搭建起制度框架。

中国ESG政策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其双重对标路径:既借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际通用标准,确保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又立足国情,纳入“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等体现国家战略导向的本土化指标。

通过这一路径,构建起既获国际认可、又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的ESG生态系统。

行业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ESG框架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化工行业对ESG的投入对中国整体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系统地构建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的ESG工作体系,并将其与“责任关怀”和环境信息披露等既有基础工作相辅相成。

标准化与评估

CPCIF正在牵头为行业量身定制ESG框架,其核心工作包括:

  • 制定披露指南:CPCIF 制定了《石化化工企业环境社会治(ESG)披露指南》这一正式的团体标准,规定了ESG报告的原则、内容和流程。该指南的披露指标体系包含16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和166个三级指标,并区分定量与定性、基础与倡议指标,对上市和非上市企业提出不同要求。

  • 建立评价规范:为配套披露指南,CPCIF制定《石化化工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披露评价规范》,详细说明了企业自评和第三方评价的规则与方法,为ESG投资和绿色融资决策提供依据。评价结果依据披露指数得分,划分为从C到AAA的九个等级。

石化化工企业ESG披露评价指标

  • 建设专家库:建立行业ESG专家库,为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咨询服务提供智力支持。

行业绩效与披露分析

CPCIF发布的年度评价报告为我们深入了解行业的ESG进展提供了宝贵数据。2023年的报告揭示了以下主要趋势:

  • 披露率稳步增长:在沪深京三市的550家石油化工上市公司中,有217家发布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39.45%。这一比例较去年上升了10.70%。

  • 国企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的披露率最高,达到64.23%,远高于民营企业的31.05% 和外资企业的60%。

  • 子行业表现各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及加工业的披露率最高,均为6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虽然报告数量最多(144家),但整体披露率为39.78%。

  • 报告质量显著提升:尽管大多数企业的ESG报告水平仍处于发展和追赶阶段,但2023年的企业平均得分较去年增加了12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行业ESG发展路径

CPCIF为持续提升行业的ESG水平规划了清晰的“四位一体”战略,该战略也为中国其他行业的ESG发展提供了借鉴。

  • 健全披露评价标准:首要任务是加快制定和统一ESG信息披露指引,分阶段实现从自愿披露到半强制再到强制披露的转化。

  • 加强企业能力建设:行业协会将在组织ESG专业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常态化ESG管理机制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打造行业优秀品牌:通过持续开展评级评价工作,逐步打造影响力大、参与面广、辨识度高的ESG品牌工作。

  • 强化第三方验证监管:为增强ESG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引入第三方验证机制并开展专项监管至关重要。

写在最后

中国的ESG发展是政策驱动下的动态进程,正从根本上重构企业战略与责任体系。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传统高碳领域,为观察这一转型实践提供了典型样本。在政府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的协同推动下,一套稳健的ESG披露与评价体系正被系统性地构建。

相关阅读:

CDP最新《2025年信息披露红利报告》:揭秘环境披露背后的财富密码

人大代表建议:双碳新形势下,石化企业可这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度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5大热点事件回顾

2024年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披露率突破46%,气候信息披露成亮点

关注 “碳索新未来”
专注解析“双碳”专业知识,提供“双碳”前沿观点,研究低碳/零碳解决方案,助您实现碳目标!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如何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化发展?我国首个指导意见提出明确要求
最高500万元!北京出台奖励政策,“真金白银”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苏州ESG利好政策来袭:高达500万补贴,多方位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如何履行ESG责任?2024中国最新ESG政策汇总及要点整理(上半年)
好消息!支持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又一地方发布利好政策!
ESG系列|百大企业关注的TCFD究竟是什么?如何助力企业披露气候相关事宜?
揭秘成都绿色大运中的“低碳”密码,五大措施助力实现活动碳中和!
ESG报告怎么写?《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来指导
ESG系列|揭秘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2024年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披露率突破46%,气候信息披露成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