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DP年度环境信息披露窗口将于6月16日正式开启,全球数万家企业即将投入新一轮的问卷填报工作。
对于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一项年度复盘任务,更是一个在投资者、客户和公众面前展示其优秀的环境治理现状的机会。
近期,CDP发布了《2025年企业评分方法变化》文件,虽然整体评分框架没有变化,但一系列评分细则的调整值得每家企业注意。
CDP评分方法调整:优化细则与具体影响
为提升评分方法的清晰度与一致性,CDP进行了一系列通用性优化。现在,每个评分路径和等级的末尾都明确标示了可获得的最高分数,这有助于企业评估各题项的权重。
针对不适用于特定业务或环境议题的问题,引入了“不适用路径”的概念,明确此类问题不计入评分,从而避免了潜在的混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对于需要满足多项条件才能得分的标准,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此外,CDP还系统性地统一了所有模块和议题的评分措辞与结构。
部分具体调整内容示例可详见下表:
项目/问题编号 | 核心变化内容 | 主要原因/影响 |
核心标准 (EC) | 为特定行业提供附加指南:特别针对金融服务(人寿/健康险业务)、电力公用事业、建筑和房地产等行业细化了评估标准。 | 使评分更贴合行业实践,对相关行业的企业要求更具针对性。 |
核心标准 (EC) | 详细说明了企业在何种理由或场景下可以选择不披露森林和水安全的部分议题。 | 要求企业在选择不披露某些信息时,提供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定性解释。 |
1.4 | 明确了企业在问卷中填写的‘报告年度结束日期’,必须在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0月1日这一具体时间范围内。 | 确保企业填报的数据符合披露周期的要求。 |
2.1 / 9.2 | 明确指出需要完整填写一整行行数据或连续时间范围的数据才能得分。 | 强调了数据披露的完整性,不完整的回答将难以得分。 |
5.2 | 修正措辞:将“否,但我们有...”的措辞更新为“是,但我们有...”,以更好地反映企业行动。 | 与问卷措辞同步,使企业回答更直观。 |
7.30.1 | 部分数据自动计算:“总能耗”等数据列将由系统自动计算,且不会被纳入披露与意识等级评分,额外针对水泥行业,不会纳入管理与领导力等级评分。 | 因问卷功能优化,减轻了企业手动计算的负担,并提高数据一致性。 |
7.53.4 | 金融服务业目标期限放宽:管理级别评分中,标准调整为接受超过15年的长期目标。 | 与金融行业的净零目标最佳实践(即包含中期目标的2050长期目标)保持一致。 |
7.8 | 增加了说明,指出“其他(上游)”和“其他(下游)”这两行不会纳入管理等级的评分。 | 说明评分范围,减轻企业负担。 |
7.9.2 | 对路径A的标准i)进行了重组,“范围2位置法”和“范围2市场法”这两个行项目在计算领导层级分数时的总数时将不会被合并相加 | 明确评分标准 |
这些调整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评分规则透明度的提升,为企业提供了更明确的披露路径与改进方向。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将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投入和成效,转化为可量化的CDP评分表现,从而减少因规则理解偏差造成的非必要失分。
另一方面,标准的明确化也对企业数据披露的精确度与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解释的灵活性空间被压缩,这意味着不完整的数据或逻辑不够严谨的定性陈述,在新的评分体系下将更难获得认可。
企业应对策略:精准适配新规,提升披露质量
为有效应对本轮评分方法调整,建议企业采取以下策略:
系统性研读评分标准:组织相关团队,对照官方文件,系统性地审查与自身行业相关的评分细则变化,识别潜在的评分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披露策略。
前瞻性准备定性信息:对于定性披露要求更高的部分(如不披露信息的理由陈述),企业应提前准备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的说明材料,确保其决策的合理性得到清晰传达。
加强跨部门数据治理:强化与财务、运营、供应链等部门的协同工作,确保所有用于披露的数据在口径、准确性和完整性上均符合CDP的最新要求。
企业应将2025年的评分规则调整视为一次优化自身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契机。通过严谨的准备和精确的披露,企业不仅能够适应新的评分要求,更有可能在新一轮的评级中获得提升。
相关阅读:
2025年度CDP披露在即,你准备好了吗?附填报时间线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