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6项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能源、电力等热门领域迎利好

ccer自愿减排项目
2025年10月14日

为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鼓励更多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规范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及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依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近期组织编制了六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六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公开征求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征求意见稿,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其额外性均免予论证。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4日,欢迎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反馈!

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效提升

公共建筑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建筑运行产生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

根据《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4.8%,其中,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占全国建筑能源消耗总量的36.43%,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源消耗占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总量的40%左右。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改造是公共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节能降碳贡献率接近80%,但因相关技术投资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需要相关激励政策予以推广。

本方法学支持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改造项目,有助于提高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减少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存量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规模估算,到2030年年减排量约为80万吨二氧化碳,到2035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 160万吨二氧化碳。

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

农业废弃物在厌氧环境中会产生甲烷(CH4)等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业领域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业废弃物产量约40亿吨,其中畜禽粪污30.5亿吨,秸秆8.7亿吨,分别约占农业废弃物产量的75%和22%。2021年我国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3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其中畜禽粪便管理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65亿吨CO2e,占农业排放的17.7%;田间焚烧秸秆产生的排放约为0.055亿吨CO2e,占农业排放的0.6%。

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可以克服单个畜禽养殖场原料单一、工程规模小、管理不专业、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是推动农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的有力举措,但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普遍存在建设与运行成本高、运行操作难、沼气利用存在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农业废弃物中畜禽粪污以贮存发酵后农田利用为主,秸秆以就地还田利用为主,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工程渗透率较低。

本方法学支持畜禽粪污、秸秆、尾菜等农业废弃物通过以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集中处理工程进行处理,在避免粪污液体贮存环境中产生甲烷排放的同时,收集的沼气用于发电、直接供给用户或生产生物天然气,进而通过替代化石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同时,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

经估算,当前已建项目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450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600万吨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氢气产量占全球氢气产量的24%。

目前,我国制氢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2024年煤制氢气产能占比56%,天然气重整制氢占比21%,工业副产氢占比21%,电解水制氢由于投资和运维成本高、经济性差等原因,占比仅为1%。

本方法学支持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可有效消纳弃风弃光资源,对推动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积极作用。

经估算,当前已建项目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160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6000万吨二氧化碳。

淤地坝碳汇

我国黄土高原是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长久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千沟万壑的特殊地貌。受降雨时空不均、黄土抗侵蚀性弱、人为扰动破坏等因素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大量泥沙下泄进入河道,使得黄河成为闻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另一方面,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有机碳在侵蚀搬运中矿化分解,加剧温室气体效应。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出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显著的保土保碳、减蚀减排和增绿增汇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典型碳沉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法学的制定发布,将规范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碳汇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查,以及基准线情景识别、减排量核算和监测计划制定等工作,对保障淤地坝碳汇项目质量、激励全社会广泛深入参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经估算,当前已建淤地坝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60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可增加至约105万吨二氧化碳。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回收和净化

六氟化硫(SF6)是一种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235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约3200年,对全球增温的影响大。

2021年全国SF6排放量约4400吨,折合二氧化碳当量约1.03亿吨,其中电力行业占全国SF6使用量的70%,主要用于高压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的绝缘和灭弧。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回收净化技术是电力行业六氟化硫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回收是指通过加压冷却液化技术将六氟化硫气体从电气设备中抽出并充至储气罐,净化是指通过变压组合吸附、深冷固化分离、尾气多级循环工艺去除气体中的分解物、水分、空气等杂质。但受限于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存在技术和投资风险障碍,电气设备六氟化硫回收净化技术需要相关激励政策予以推广。

本方法学支持现有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检修、退役时回收和净化六氟化硫气体,并回用净化后的六氟化硫气体,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对推动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具有积极作用。经估算,本方法学发布后可产生的年减排量约为320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600万吨二氧化碳。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供暖

民用建筑供暖是各级政府保障冬季民生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整个北方地区,采暖季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大约在1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

中深层地热供暖是供热系统清洁化的重要技术路径,但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尽管目前部分地区对地热能供暖进行了政策补贴,但受限于补贴范围狭窄、要求不一的情况,难以有效缓解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面临的经济压力。为有效提升技术应用的经济性,进而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本方法学支持中深层地热项目为建筑物进行供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经估算,当前符合本方法学要求的项目年减排量约为15万吨二氧化碳,至2030年年减排量可增加至约30万吨二氧化碳。

结语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辅相成。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正是指导减排项目全流程推进、规范基准线识别、额外性论证、减排量核算等关键环节的核心依据,直接关系到减排项目的质量与效果。

此次六项方法学覆盖建筑、农业、能源、生态、电力、供暖六大领域,既是对现有减排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也为更多行业参与 “双碳” 行动提供了清晰路径。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相关阅读:

什么是CCER?如何开发CCER,及CCER的开发流程?

最新《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这些关键进展值得关注

中国碳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2027年工业领域排放全覆盖,企业减排刻不容缓

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新动态!工业生产节能改造迎新机遇

专家解读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扩围:激活绿色增长新引擎

关注 “碳索新未来”
专注解析“双碳”专业知识,提供“双碳”前沿观点,研究低碳/零碳解决方案,助您实现碳目标!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CCER)第二批征求意见稿发布!附下载
好消息!新一轮CCER方法学征集正式启动,哪些项目将再次受益?
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禁止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证和CCER重复获益
第二批CCER方法学正式落地!涉及公路隧道照明和瓦斯利用(附全文)
首批CCER方法学出炉!这4类项目环境权益变现机会已到来!(附下载)
《重庆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CCER自愿减排项目与减排量申请已开始受理!附方法学和开发流程梳理
产品碳足迹有望降低!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
重磅!CCER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附开发流程详解)
生态环境部十问答:全国碳市场、CCER、碳足迹、气候投资、CO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