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报告:我国碳政策加速完善,企业红利已高达350亿元!

双碳 碳中和 碳达峰
2025年3月13日

日前,在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围绕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中国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的同时,也为企业指明了方向。

绿色低碳发展

产品碳足迹成趋势,政策标准加速落地

去年,我国首部产品碳足迹通用核算国家标准(GB/T 24067-2024)正式颁布,初步构建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并发布了电力碳足迹排放因子,意味着产品碳足迹将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尺。

黄润秋部长强调:“通过制修订排放标准,我们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倒逼传统产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例如,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清洁电力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40%,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发电总装机的56%。

碳市场扩容与政策协同,释放多重红利

碳市场机制允许被管控企业之间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为减排难度大、成本高的企业提供了新通道,不仅可以购买相对减排成本更低的碳排放配额,也为技术先进、减排效果显著的企业提供了将环境权益转换为经济价值的平台。

黄润秋部长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在加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通过碳市场建设促使我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了8.78%,为企业节约降碳成本约350亿元。

2024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若相关行业纳入管控,需进行碳排放计算及碳成本缴纳,为我国出口欧盟水泥、钢铁、铝产品的企业提供了数据获取通道,并可将部分碳成本留在国内市场。

除此以外,2024年启动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从市场机制的角度有力推动了减污降碳。这一举措将吸引更多行业参与,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减排目标。

产品碳足迹标准落地与碳市场扩容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企业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瑞欧建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低碳基因融入发展血脉,主动布局低碳转型:

  • 强化碳足迹管理: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碳足迹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积极对标国家及国际先进的核算标准,提升绿色竞争力。

  • 深度参与碳市场:受控企业应提前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摸排,深入了解碳市场机制,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碳排放配额的使用与出售,并探索自愿减排项目。

  • 加速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例如,引入先进的污染治理设备、采用绿色生产工艺、推动数智化与低碳化融合等。

相关阅读:

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国首个“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正式上线!你关心的问题在这里

产品碳足迹有望降低!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

关注 “碳索新未来”
专注解析“双碳”专业知识,提供“双碳”前沿观点,研究低碳/零碳解决方案,助您实现碳目标!
想了解更多法规相关,请联系我们
电话:0571-87007555
邮箱:customer@reach24h.com
相关新闻
两会“双碳”提案更新:推进“双碳”政策建设,完善碳交易市场,加强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管理等
企业关注要点:我国双碳政策落地,释放了哪些最新政策红利?
一碳究竟 · 第13期|全国碳交易市场2021年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一碳究竟 · 第12期|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一碳究竟·国内篇|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额90.16亿元(58期)
绿色建材产品如何做到2022年营收高达1700亿元?|一碳究竟·国内篇 第69期
一碳究竟·国内篇|28.14亿元!2022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额发布(62期)
苏州ESG利好政策来袭:高达500万补贴,多方位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正式发布!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发布,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